近日,有网友曝光了江苏镇江丹阳市正则小学的首届家委会名单。网友们惊讶地发现名单中的家长身份都不一般,甚至是非富即贵。要不就是在政府部门任职,要不就是担任企业中的高管。
据正则小学的校长称:网上曝光的那份名单至少是六年前的,现在这几个孩子已经不在学校了。校长介绍到,之前都是按流程来办的,都是每个班自己选举,选出来的家长大多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名望,办事儿会容易些。
有对此做法表示支持的网友说:有道理啊,他们都是在为孩子家长班级服务啊,我孩子班的家委们很辛苦,我挺感激他们为孩子们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
正则小学校长所言:家长的社会名望高,可能做事会非常容易这种逻辑,确实是存在的。每个家长都是有权利进入家委会的。但是在真正进入推选流程的时候,社会的地位往往就成为硬实力的体现。因为,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优秀的教学资源,而有社会地位的家长自然容易争取更多的优质资源,这也就是做事比较容易。
每年小一生入学第一学期,总有一个环节是选举家委会成员。不同的学校,家委会的成立过程不一样,有些是班级选举,有些是老师指定。尤其在一些名校的重点班里,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干部、老板,或者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家长,那么家委会的组成可能也特别强。
“一般家委会的要求是家长要有一定的资源,热心班级事务,并有空闲时间服务班级。”一位重点小学家委会成员表示。也有老师表示,家长的文化层次与对孩子对学校的关注度是呈正比的,所以老师们更青睐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来当家委。
博士、海归,外企、私募基金、个人公司......看来越是名校的家长实力线年杭外小竞选家委会时,还要准备个人简历,what?居然和求职一样正规!
家长委员会,就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作为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关注学生的教育。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代表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最近几年,关于家委会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不光家委会竞争堪比竞选CEO,家委会更是被戏称“戏精委员会”,一件件事超出家长的想象。
此前南京一所中学家长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引起热议,说的大概是该校某家委会通知家长收取防疫费,内容所说的防疫费,包括疫情以来老师上网课的课时费,以及老师采购直播设备的费用,每名学生需交110元。
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后,该校表示:已通知班主任向家委员会核实,如确有收费会立即退回。随后,家委员会将“防疫费”一一退还,并在微信群发出公告:
这不是个案,今年5月19日——四川阆中一名家长就在网上发帖,对于该市某小学四年级某班要家长筹钱买空调的事情提出意见。
,暂时让所有家长每人交100,购买空调后每人每月缴10元电费。班上共57名学生,家委会商量结果是80%家长同意,所有人就缴纳100元用以购买空调,但并没有通知我们家长将在哪家店购买空调,购买空调后如有剩余的钱如何正确地处理。家委会还有必要存在吗?
作为学校层面的家委会,小到日常驻校、听课、护导、检查监督等工作的安排,到组织比如家长讲堂、给孩子们组织的讲座、运动会、救助重病学生等等各项大型活动,尽管没有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很多学校家委真的从孩子们日常上学、放学、在校学习、食堂卫生、校园安全等等小细节上给孩子们创造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
“我们曾经交流学习过的一所学校的家委会让我记忆犹新,能够说是几乎渗透到了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组织个活动什么的都不算啥。他们还成立了家长大学,开展家长课堂,邀请一些在专业领域里有一定成绩、能力的家长给孩子们开展课堂或者社团。不只有文化课,还有手工、美术、艺术、园艺等等。还有一所学校,除了一些常规的活动之外,还面向社会、企业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给贫困学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创立了专项助学金、奖学金……”
这是一位长期任职家委会的家长的发言。如果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能够拥有这样的家委会,我想没有家长会拒绝。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的家委会都能做到如此优秀,“很多家委会只会收钱讨好老师”也是的确存在的。但其实大部分家委会成立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家长和学校能够越来越好的联合、发展,成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纽带。
这一切似乎是那些只看到了只会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倡议给老师们凑份子买礼物的家委会,是那些只会收费的家委会,是那些只会“收到”“支持”的家委会所想象不到的吧?
这不否认,但是如果家委会成员与班级老师、家长们团结配合,那么整个班的节奏就会被带动了起来,有了大家对孩子的热情和关注,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假期生活会过得更为丰富、多彩,会有更多的父母更懂得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老师们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
如今,家委会的存在似乎慢慢的变成了了一种潮流,只要少一点、“潜规则”,多一些尊重和交流,相信每一个家委会都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