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倾尽全力的“曼哈顿计划”将核武器推上战争神坛

1970-01-01 生产车间

  1939年,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些科学家提醒罗斯福总统,希特勒领导下的纳粹德国或许正在制造。罗斯福听后十分担忧,他下令不顾一切代价,让美国变成全球上第一个拥有的国家。从理论上来说,利用物理学制造相对简单,但要制造一个真正的作战武器,还需运用到工程学等多方面的技术。

  多年来,关于美国研制第一颗的具体过程,很难为外人知晓,播出的纪录片《的秘密》中,我们才第一次了解到了这其中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二战时,美国军队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秘密建成一处基地。这个与世隔绝城市拥有75000名工人和一座原子能加工工厂,代号叫“Y-12”。有证据说明,这座工厂里的设备,在执行曼哈顿计划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源,它们所耗费的电量是美国总电量的七分之一。

  制造一颗需要45公斤铀,其生产的全部过程极其复杂。现存建筑中只有一座仍然保存有铀加工设施,用以进行铀的分离,一直到1998年才不再使用。这里的重型设备支撑建在其中的巨型磁体,它们需要几千米长的铜线才能运作。

  但当时是战争时期,所有可利用的铜都被用于建造子弹和炮弹。有人突然想出了好主意,说为何不用银呢?银确实是极佳的导体,但是上哪里去找这么多银呢?最终,他们确定需要14000吨银,而这些银经过财政部批准,直接从美国国库取出,熔化后制成电线工厂里的电磁体使用。

  1944年7月,第一份浓缩铀样品,从橡树岭跋涉3000多公里到达新墨西哥州的秘密实验室,众多卓越的科学家们正等着对其进行研究。这个实验室就是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设计和制造第一颗的地方。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由后来被称为“之父”的奥本海默主管。他当时的任务就是集结美国所有最顶尖的科学家与他一起,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研制出可以在实战中应用的。建造的理论并不复杂,但在真实的操作中,核爆炸的时机必须控制得恰到好处。这里所进行的工作,是研究炸弹内部铀发射的弹道和发射瞬间的速度,以及这些物体能否获得足够的速度相互撞击,但同时还要保证核弹在爆炸之前能成功地聚合能量。

  这座实验室的一座大楼上面,有一座装有潜望镜的塔。这个潜望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学家们观察和记录每一次射击,避免受到四处飞溅的弹片袭击。科学家们利用潜望镜塔中的高速摄影机拍摄炮火的速度和强度,这一些细节很重要,决定他们能否通过聚合获得足够的临界质量维持核反应。

  当第一颗铀即将诞生时,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一些科学家指出,或许能够正常的使用一种新的物质制造,那就是钚,它的破坏力远比铀强大的多。于是,新的工程又开始了,一座综合建筑在洛斯阿拉莫斯开始投入建设,在战争期间,它被叫做25号技术区。

  军队急需这项任务快速完成,建造爆炸工作站的进程不容耽误。工程师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具有极高的风险,有必要进行一种新型的爆炸研究。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钚核心爆炸的紧凑性,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细微的间隙,因为任何差错都将可能破坏关键的核爆过程。到了1945年5月,建造钚的任务大功告成,工程师们说服了军队允许他们测试这其中的一颗。然而科学家们还担心一个重大问题:万一测试失败了,所有这些钚燃料就会全部浪费掉。

  工程师们的解决办法是建造一个直径为200多米的巨型碗状物,如果钚燃料没有引爆,爆炸的就会直接将钚分散到这个碗状水池里。水过滤后,钚物质还能重新收集。但由于时间紧迫,这项挽救措施被迫放弃,在没有准备任何挽救措施的情况下,工程师们决定对其进行测试。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爆炸成功,地点是洛斯阿拉莫斯南部354公里外的阿拉莫戈多沙漠。27个月的工作,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耗资超过20亿美元的巨大工程,终于收到了成效。

  三个星期后,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它的惊人威力。第一颗铀燃料在日本广岛投下,三天后,钚燃料又摧毁了长崎。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