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产值增三成排污降四成中山三角镇以水治水画出“交叉曲线”

1970-01-01 电镀锡铜系列

  事实上,高平工业区的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行动早在一年多前就已全面加速。2021年,中山市和三角镇先后印发实施《中山市推动三角镇高平化工园区升级试点工作方案》《三角镇高平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打响了工业污水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一起进行的攻坚战。

  今年初,中山制定发布《中山市水污染治理总体工作方案》,创新提出“三通三控一平台”总体治理思路,其中严控工业污染是重要方面。抓住排污权“水量”指标与企业产值挂钩关键一招,三角镇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污染防治、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艺装备、严格执法倒逼、加强污水处理厂日常监管等六个方面,推动电镀、印染、化工等传统行业改造提升,在工业污水治理领域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有效路径。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高平工业区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最直接的变化体现在数据上:近一年来园区新增规上企业37家,总产值同比增长近三成,园区污水排放量下降,一些企业排污量下降幅度达到近四成。

  高平工业区已有超过20年历史,是三角镇成立最早、企业集聚度最高、产值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中山目前唯一保留的化工园区,园区年产值约占全镇工业总产值3/4。园区企业队伍中,电镀、印染、化工行业企业占了多数。随时代发展,园区企业产值偏低、用水和排污量大等问题逐渐凸显,加之由于排污设备不完善,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气对周边居民带来影响,园区一度被列入广东省重点挂牌督办的环境问题清单。

  要破解多年形成的困局并非易事。近年来,三角镇不断探索根治高平工业区治理难题的“关键之匙”,排污权“水量”就是关键中的关键。

  三角镇高平工业区转型升级督导组组长苏伯明表示,对于电镀、印染、化工行业企业来说,生产用水就如汽车中的汽油般重要。此前,高平工业区的排污权“水量”指标早已分配完毕,且一直固化,无论企业产出多少,工艺先进与否,获得的“水量”指标差别不大,这也导致了排污量大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出现。

  抓住“水量”这一关键指标,三角镇将企业的产值、税收、安全生产等方面与排污“水量”挂钩,在排污指标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动态再分配。达到标准的企业可获得更加多“水量”,能者多得,不达标的则被严格限制甚至通过执法收回“水量”指标,原来“水量”分配“一潭死水”的格局由此被打破。

  结合转型升级要求,三角镇还对园区企业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等方面做年度考核,形成高平工业区企业“红黄绿”差异化管理清单,支持和鼓励优势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倒逼小、散、乱、污、危企业升级或退出。

  今年以来,三角镇通过该机制已回收电镀、印染行业“水量”超过1万吨,为优质公司发展腾出了更多空间。抓住腾出来的“水量”,三角镇还新引进了一批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起的产业领域的项目,园区产业体系正逐步优化。

  “一立方米污水排放需要对应产出产值2500元,当时压力还是挺大的,有点难以接受。”回想起一年前高平工业区治水治污启动之初,李丁锋印象深刻。晟骏五金进驻高平工业区已超过10年,此前的单位生产用水产值与转型升级要求有一定差距。为获得关键的“水量”指标,晟骏五金对照改造升级要求,计划2年内更新升级现有的生产线条传统生产线。

  让李丁锋惊喜的是,新生产线释放出显著的效能,生产用水比原来减少近一半,排污量显而易见地下降,用工量也降低了约三成,生产效率却提升了近三成。

  “现在不是要我改,而是我要改。”看着改造升级的效果,李丁锋计划加大升级力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从改造升级中吃到甜头。与晟骏五金相隔数百米外的铃木东新电子(中山)有限公司(下称“铃木东新”)去年也启动了升级行动,投入近3000万元改造生产线和生产车间。改造升级后,生产线的生产用水方式从原来直冲式改为喷雾式,用水量一下子就下降四成,产能提升约两成。在升级生产设备的同时,铃木东新还升级了车间的生产环境,车间实现“干湿分离”,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划分更加清晰,员工的工作环境更舒适、更安全。

  铃木东新生产车间。”干湿分离“的设置让生产环境更舒适、更安全。 南方+ 李姗恒 拍摄

  铃木东新是国内外多个汽车行业巨头的重要配件供应商。近两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上下游配套公司能够带来了大量订单,去年启动升级改造的铃木东新正好赶上了这波发展浪潮。凭着先进的生产线和良好的生产环境,铃木东新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顺利拿下一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订单。“今年以来都是旺季,订单增长约20%。” 铃木东新董事金丽梅表示,铃木东新今年8-10月的订单量均创下了公司的历史新高。

  “水量”动态调配机制激活了公司发展的活力,高平工业区内掀起了一股改造升级热潮。开展“水量”改革一年多来,高平工业区内企业累计新增自动化产线条,淘汰老旧产线条。

  不断完善的园区环境让企业有了更强的发展信心。金丽梅说,过去,由于水量有限,满足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铃木东新曾一度有迁走的想法。如今,有了更多的水量指标保障和更优质的服务,企业留下来扎根发展的决心逐渐增强。留下来还有企业员工。金丽梅表示,经过近年来的治理,高平工业区内外环境都已发生根本转变,过去还没进入园区就远远闻到的“酸味”已消失,园区周边的白鹭数量渐渐多了起来。

  如今,高平工业区不远处的迪茵湖已成为中山白鹭、灰鹤种群数量密集的自然栖息地,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迪茵公学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先后进驻迪茵湖片区,园区周边还有金鲤湾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新晋网红打卡点,综合环境不断的提高。看着变好的环境,铃木东新不少员工都选择在三角镇安家,公司80%的员工工龄在5年以上。而金丽梅也作了一个曾经“不敢想”的决定——把孩子从中山市中心城区接回到离公司不远的迪茵公学就读。

  放眼未来,三角镇对高平工业区的发展有着更系统的规划。化工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高平工业区对中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完善有着特殊意义。按照中山市十大主题产业园规划布局,三角镇将建设中山市新材料产业园,高平工业区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三角镇正通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进一步拓展高平工业区的发展空间,发展以半导体为主的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健康医药等新型战略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中山市乃至大湾区的新材料行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