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什么问题导致国际镍价暴涨?100枚1元硬币融化出的镍价值150元

发布时间:1970-01-01 新闻动态 浏览量:1 次

  俄乌冲突的战火越烧越烈,俨然已经从战场上烧到了战场下。这些天,由于俄罗斯被踢出交易所,在镍资源的供应上被迫断流,到了3月8日,国际镍价开始暴涨,

  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说100枚1元硬币放在一起,它们融化出来的镍价值却直逼150元!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与此同时,我们国内的不锈钢巨头——青山集团,由于俄罗斯方面无法供应镍矿实物,平台上的订单也成了“空头支票”。也是在这时,瑞士的嘉能可等商品贸易商发现了这个机会,开始对青山集团进行紧逼,恶意“做空”,意图收割一波资金,其心可诛。

  对此,我们有办法应对和反制吗?本次镍的风波,又会有哪些上下游产业受到影响?

  比如用于钢铁中的防锈蚀,用来制作不锈钢和硬币;还能镀在电池、电子线路上,用来制作如今新能源领域的各种储能系统,所以它和新能源汽车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此前特斯拉的CEO马斯克还曾说过,电动车电池生产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镍的短缺。

  而青山控股集团这个不见得多少人知道的名字,就是我国的镍产业和不锈钢“一哥”,它是个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非公有制企业,在全球的镍产业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甚至是决定权。

  2020年,青山的不锈钢产能超过了1000万吨,占据全球市场占有率的20%以上。同时它也对不锈钢的原材料之一——镍,有着非常大的掌控权利,在全球各地镍矿产地都有投资,拥有的镍市场占有率超过全球的18%。

  硫化镍矿的品位较高,能冶炼出更多的镍,但资源非常有限,仅仅在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高纬度地区有分布;

  红土镍矿则品位低,不易冶炼,但同时分布很广,赤道线度以内的热带国家基本都有。

  青山作为世界镍资源的专业巨头,只抓一种镍矿肯定是远远不足的,于是,在硫化镍矿的基础上,青山还首创了红土镍矿冶炼生铁的技术,把那些本不可用的红土镍矿也利用起来,扩大冶炼范围,增加冶炼效率,这才奠定了中国的镍地位。

  可是谁知道,这边好不容易搞定了,反而是好开采的硫化镍矿居然还会出问题。随着俄罗斯被制裁,占据全球总产量至少11.52%的镍矿立刻化零,让硫化镍矿本就少的供应更是雪上加霜。这头不变,那头减少,两种镍矿总的供应量立马就出现缺口了。

  不过,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还好,问题就在于,LME马上在市场上发现了大量青山的“空单”,简单来说就是虽没现货,但订单却摆在那里。

  青山当然不可能是白设置这些“空单”,事实上它们和市场上的镍价紧密相关:镍价上涨了,青山能够最终靠出售实体货品赚钱,镍价下跌了,空单也能赚钱,如此设置,可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调整公司的盈亏状况,相当于一道保险。

  然而,这个点被国外的公司抓到了,他们开始蛮不讲理地“炒”高镍的价格,高到远超普通的市场规律,从而达成对青山“逼仓”的目的。

  何为逼仓呢?简单说来就是国外企业看准了青山手上没有现货这一点,说:“我不管现在镍涨价成什么样,也不管你手头有多少现货,我说要买,你现在就得给我交货。”

  于是,过高的镍价和“空单”就把青山逼到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中:是选择咬咬牙高价收购现货镍来交单,自己承受亏损;还是取消订单,上交绝的赔偿保证金来度过危机呢?

  不论是哪种都面临着巨额的亏损,可能还会伴随着公司声誉的下降,不管怎么说,青山这次可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了。

  幸运的是,作为国际性的金属交易所,LME第一时间取消了英国时间3月8日凌晨之前的镍交易,并且将3月9日的现货镍合约推迟了,简单来说,之前国外企业“逼”着青山交现货的话,现在不作数了!

  这一下给了青山喘口气的机会,现在传闻他们多了第三种选择:申请国储部介入交易,以国储的镍矿去填补空单,这样一来只能逼得“口嗨”却不愿意真付钱的的外资集团紧急撤单,达成化解危机的目的。

  可现实会有这么容易吗?小强哥个人觉得:毕竟青山所做的空单可是达到了20万吨,先不提国储部中存不存在那么多的镍矿,用国家资源来填补非公有制企业的“失误”,这一切真的合理吗?

  因为新能源中最常用之一的三元锂电池就需要大量用到镍、钴、锰三种金属,其中镍可以用相同的体积,提供电池更多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存储容量,其成本价占了电池总成本的近30%,所以其价格也牵扯着整个新能源行业成本的起落。

  所以青山的危机也波及到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宁德时代,他们的第一供应商恰好就是青山,所以这几天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一直在连日下跌,总跌幅已超越5%。

  不过这次危机属于是人为“提价炒作”,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化解危机,难度应该比“水深火热”的镍产业要简单得多,不过,如钴、锰等金属市场,在此期间可能也会也会像镍这样发生较大的价格波动。

  这一波下来,青山自然是最大的输家,LME作为一个中立的交易所说不上输赢,此刻谁最高兴?恐怕就只能是背后紧逼的瑞士嘉能可等不怀好意的国外企业了。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出口国也有可乘之机,据了解,从2014年起,澳大利亚出产的镍矿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三,它与俄罗斯、新喀里多尼亚、巴西这三个国家加起来,总的矿资源储量占据了全球的60%。

  现在俄罗斯的供应没了,澳大利亚作为几个国家中唯一的发达国家,也有充足的资本在此刻出口镍矿填补供应的缺口,并从飞涨的镍价中大量获利。

  事实上,本次逼仓的原因还有更深层的因素:青山“做空”是小事,中国不得不服从外国的金属交易“游戏规则”才是大事,包括本次俄罗斯被制裁在内,都说明着一个朴素的道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今后或许只有将中国的地位在货币、资源、话语权上全方面提高,才有机会改善这种“外资当道”的风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