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电镀镍光亮剂配方浅谈」

发布时间:1970-01-01 新闻动态 浏览量:1 次

  2柔软剂,提高镀层延展性,起抵消内应力作用,过量时会增加镀层压应力,而产生其它负面影响。

  3走位剂,帮助低电位施镀,提高金属分散性能,搭配不当添加剂时会影响镀层物理性能。

  4除杂剂,一般由多种除杂中间体配制而成,能除去有机或无机杂质,可按系统分为除铁,除铜,除锌剂等,有利于低区走位。

  5湿润剂,大体上分为两种,适用于空气搅拌的称为低泡湿润剂,适用于阴极移动的称为高泡湿润剂。主要起消除镀层针孔,降低镀液表面张力,使氢气泡不滞留于工件表面的作用。

  结语:优胜劣汰,市场无情,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变化,广东科斯琳电镀添加剂只有不断获取资讯,加强开发研究,提升产品品质,突出自已的特点,塑造自己的品牌。

  根据电镀镍中间体的不同性能,光亮镀镍添加剂一般可分为主光剂,辅助剂两大类。

  主光剂起最大的作用,一般是以第二类中间体为主,第一类中间体为辅进行搭配。在镀槽中起增加阴极极化,光亮,整平等作用。因各生产厂商工艺条件不同,不可能迎合所有厂家的要求,但高品质的主光剂应具备以下几点:

  主光剂搭配不当会产生镀层泛黄,镀液稳定性差,分解产物多,消耗量大,分散能力差,应力大,添加剂范围狭窄,消耗不平衡等不良后果。

  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在极化性能上也会不一样,事实上某些第一类光亮镍中间体在使用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工件镀镍后出现套铬发花,烘干后低电位容易泛黄等。

  第二类光亮镍中间体主要起增强阴极极化,提高光亮填平,长效等作用。常用品种有:丙炔醇,丁炔二醇,丙氧基丙炔醇,乙氧基丙炔醇,丙氧基丁炔二醇,2-乙氧基丁炔二醇,2-丙氧基丁炔二醇,二乙基丙炔脘,吡啶嗡盐等。

  事实证明,由于国内合成工艺及提纯工艺滞后,某些第二类光亮镍中间体,在赫尔槽实验中,极化性能很好,但在电镀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效果不太明显。有些中间体电镀加工后镀层洁白光亮,但放置一些时间后整个镀层发黄。广东科斯琳电镀添加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检验测试手段,生产的电镀镍光亮剂系列质量稳定,品质优良,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发生,赢得电镀厂家的一致好评,某些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先进水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巴斯夫公司电镀镍中间体进入中国市场,在取得高额利润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中间体制造业的快速的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现有镀镍中间体三十多种,

  第一类光亮镀镍中间体主要起消除镀层内应力,增强延展性,提高低电位分布能力,抗杂等等作用。品种有:对甲苯磺酸钠,对甲苯磺酰胺,苯磺酸酰亚胺,苯磺酸,苯丙炔磺酸钠,双苯磺酰亚胺,乙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丙炔基磺酸钠,脂肪不饱和磺酸盐,糖精钠等,多为含硫或含有磺酸机团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