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ATP全球总裁康一表示,展讯目前研发5G全面提速,已组成上百人团队加速5G芯片研发,在终端,也与华为、爱立信、中兴通讯展开落地测试,最快2018年下半年推出芯片,要在5G世代追上竞争对手高通。康一近日在北京接受国内媒体专访,作出上述表示。 5G第一个5G标准R15将在今年2017年12月份确定,2018年的3月份标准将正式冻结,这将是第一个5G版本。为此,展讯研发工作也根据标准化持续进行推进。 与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展开测试 康一透露,目前展讯5G原型机已经在做第二版,希望带宽提
群雄逐鹿下,东芝半导体业务到底花落谁家?慢慢的变成了了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只能说历时半年多的辛苦斡旋,诸如SK海力士、西部数据、富士康等竞购方着实有点疲惫。 但值得安慰的是,这宗史上颇具争议的交易案,到了明日也就是6月15日,终于要见分晓了。这就好比马拉松比赛,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开胃小菜,而最后阶段能否成功冲刺保持领头羊或是成功逆袭,才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参与的竞购者中,SK海力士无疑是最拼命一个。如今又有新消息传出,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正组建一个由日本、韩国、美国三方组成的
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科学家合作,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领域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突破:他们首次用量子存储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中的核心内容做了验证,为实现基于卫星的长距离和全球化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 量子通信有多种不同方式,目前普遍报道的是量子密钥分发,即通过量子的手段在通信双方之间安全分发和共享随机密钥。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需要通信双方事先共享密钥而直接传输机密信息。如果存在窃听,能够最终靠安全性检验测试发现。但至今为
日前,华为被英国法院颁布“禁售令”,以后想在英国卖手机,必须得先交钱!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刚宣布自己的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已超越苹果,成为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厂商。然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华为再陷专利囹圄,看来只能用钱消灾了。 历时3年的专利大战,英国终于打响了这一枪! 2014年3月,UPI公司在英国将华为、谷歌、三星等诉至法院,状告三者侵犯了其持有的6件专利,其中5件涉及2G、3G和4G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涉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系统已成为目前计算机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它的原理是使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模仿人脑从实践中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它除了能用来实现面部和声音识别以外,还可通过搜寻大量的医学数据来进行医学诊断,或者通过搜寻化学方程式来寻找潜在的新药合成方式。 但是这类的系统的计算很复杂,对机器要求很高,即使对于现有性能最强的计算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而,来自于MIT的研究团队和他们的合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用光子代替电子,来进行计算。他们表示这种方法将会大幅度的提升计算速度和效
NVIDIA虽凭借通用GPU登上人工智能(AI)芯片一哥位置、但竞争对手早已在一旁虎视眈眈。
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焦点一直以DRAM和储存型快闪存储(NAND Flash)缺货为重心,两大主流存储也从去年下半年迄今,价格持续上涨近六成。 但今年在苹果iPhone 8将跟进三星导入主动矩阵式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面板,华为、OPPO及VIVO等大陆品牌手机也将跟进,加上车用及物联网也都大举导入NOR芯片,让NOR缺货也浮出台面,且如滚雪球般扩大。 市场调研机构Witsview分析,NOR Flash应用在AMOLED面板上的功能,主要是记忆状态跟补偿AMOLED 的电流、亮度,A
医疗物联网(Internet of Health Things, IoHT)伴随移动医疗的发展兴起,是指将医疗领域的“物”(医生、患者、器械等对象)和“网”(基于标准的流程)进行交互、融合,即形成一个“联”的一个过程。医疗物联网可以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不同对象间简单、易共享、可交互的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提升操作效率,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医护服务和更畅快的患者体验。 采用医疗互联网的各种互联设备慢慢的开始影响整个医疗行业。IoH
随着移动网络兴起,人类对于手机流量的需求越演越烈,尤其是从3G时代到4G时代的转变,流量的需求量飞速猛增,更新天气、同步时间、即时通信、在线视频、在线游戏,需要流量的应用慢慢的变多,于是流量费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样,怎么都填不满。
一、人工智能:拐点来临 AI是对人的意识、思维过程进行模拟的一门新学科。似乎在一夜之间人工智能从虚无缥缈的幻想成为了现实。计算机科学家们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赋予机器认知及预测能力。如今在现实世界中,这些系统的应用已不鲜见。 回顾变革前的简史 人工智能意为机器对人脑思维认知功能的模拟。这一概念长期以来只存在于人类幻想和科幻小说中,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人工智能的理论初步形成后,才开始引发普遍乐观情绪和第一波热潮。但由于技术未能实现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无
从整体系统场景考虑应用问题 从应用环境出发,机器人分为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其中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与仿人型机器人在安防领域应用非常广阔。比如,社区安保巡逻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农林地质灾情预警机器人等。但服务机器人在安防应用过程中,是否会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是否可识别动机或者行为预测,是否能具备情感? 服务机器人在智能安防领域的应用案例 就安防应用而言,一个完整的系统最重要的包含:门禁、报警、监控三大部分,而智能安防则是将安防设备AI化。以智能化作为突
智能硬件现在的很多热门领域及其玩法都不是未来的商业风口,猪啊牛啊挤进去后发现没风,或者即使是风口目前风口上也还一无所有,猪儿们飞起来没有目的地,只能四顾茫然地摔死。
电影中天眼主要是依靠各地互联的监控摄像头来追踪主角,这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现实中要建设一套“天眼系统”,成本非常高,不过,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建设“天眼系统”在技术上并不遥远,影片中关键的实时监控和人脸识别在现实安防领域已有成熟的实战应用。
3800万元!没错,这是一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让的价格。 前不久,同济大学与润坤(上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技术专利转移协议,将“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6项发明专利授权转让,合同金额3800万元。这是同济历史上最大额度的单笔技术转移现金合同。 高校如何出科技成果、如何把成果向产业转化,这不仅是大学校长关心的事,也是企业家们关心的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障碍等原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难重重,顶呱呱的技术专利只能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走向市场只差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