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电气化进程加快,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迅速提升,推动三元材料需求进一步增长。作为三元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镍可提供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更大的储存容量,其重要性正越发凸显。
未来,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不锈钢和电池应用领域将得到扩大,电镀和其他需求也将随疫情减弱而逐步复苏,镍的市场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长远来看,海外的红土镍矿资源将会是行业未来争夺的重点,同时红土镍矿的崛起将直接推动镍铁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
镍矿石是含有镍单质或镍铁化合物且能够经济利用的矿物集合体,是镍金属及镍合金冶炼领域的重要原材料。镍是一种银白色金属,镍金属拥有非常良好的机械强度及加工性、难熔耐高温性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大范围的应用于不锈钢、合金钢制造领域。
当前,已探明具有镍元素矿石约50余种。在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镍矿石中,根据镍矿石中镍元素赋存形态划分,镍矿石可分为硫化镍矿石及氧化镍矿石两类。
硫化镍矿石中,镍元素以游离态硫化镍形式存在,多以岩浆熔离型铜镍矿为主,其中镍含量在3%以上时为富矿,可直接冶炼,而镍含量低于3%时,需要选矿处理。而镍矿石含量低于3%时,主要伴有大量的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
而在氧化镍矿石内,镍元素以游离态氧化镍形式存在,由超基性岩风化变质形成,镍含量约1%-4%。氧化镍矿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红土镍矿,另一类是硅酸镍矿。
中国镍冶炼行业生产的基本工艺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准入门槛较低。长期以来,受镍冶炼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影响,中国镍冶炼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行业内企业两极分化较为显著。其中规模较大、工艺水平较高、与海外矿商及不锈钢厂商有长期稳定合作伙伴关系的镍冶炼企业竞争力较强。
伴随中国镍冶炼行业进入行业整顿阶段,存在产能落后、污染问题严重的小企业现已停产、转产,市场集中度得到一定效果提高。与中游镍矿企业相比,大型镍冶炼企业现已实现一体化经营,中小型镍冶炼议价能力较弱。
中国本土镍矿石资源以硫化镍为主,受这一资源结构影响,中国镍冶炼行业早期发展阶段主要以火法冶炼为主。近十年来,伴随着中国镍矿石进口量逐步扩大,中国进口镍矿石为氧化镍矿石,氧化镍矿石比例逐渐上升,当前中国镍冶炼行业主要以氧化镍矿石的火法冶炼及湿法冶炼技术为主。
从镍产品和服务产业链来看,上游参与主体为镍矿石开采设备供应商;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镍矿石开采企业和镍冶炼企业;下游是不锈钢、电池和合金等。
具体而言,产业链的上游镍矿石开采设备供应商包括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商及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商。
民用爆破器材主要使用在于矿山表面土方石剥离作业及镍矿石开采、破碎环节,属于镍矿石开采环节消耗品。产业链上游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商生产产品有工业雷管、工业索类及工业炸药三种。中国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准入门槛高,行业监管严格,市场开放程度有限,竞争相对温和,行业存在区域性垄断特点。从业企业需具有民用爆炸危险品生产许可资质,现阶段已限制发放新增民用爆破器材生产许可证,市场开放程度有限。此外,受民用爆破器材具有爆炸危险性的限制,产品运输半径较小,企业销售区域有限。
中小型企业基本垄断所在区域的民用爆破器材市场,但产品营销售卖范围较为局限。现阶段,仅少数头部企业如:四川雅化、江南化工、雷鸣科化等企业具备跨区域销售实力。受这一格局影响,中游镍矿企业购买民用爆破器材可选性有限,上游民爆器材企业具有较高议价能力。
而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商主要制造、销售中游镍矿石开采、运输环节所需的专用机械设备。矿山机械设备最重要的包含矿用钻机、矿用挖机、矿用铲运机及矿用卡车,矿山机械设备具备了一次性投入、持续产出的特性。中国矿山机械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高,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70%。此类头部企业具有大型矿山机械生产技术,其中,矿用卡车、矿用挖掘机等部分产品现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矿山机械行业市场规模与下游矿山开采领域发展状况高度关联。过去五年间,受中国宏观经济放缓、总体采矿行业处于环保整顿等因素影响,中国矿山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中国矿山机械制造企业应用覆盖广、市场需求量大。与中游企业相比,中国矿山机械制造企业具有较强议价能力。
中国镍矿石行业属于下游驱动型及资源依赖型行业,不锈钢是中国镍矿石下游最大消耗领域,历年约占总消耗量80%左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及消费国,受下游不锈钢需求量开始上涨驱动,中国镍矿石行业保持快速地增长。近十年,受宏观经济稳步的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迅速增加影响,下游建筑领域及日用不锈钢金属制作的产品领域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进一步带动上游镍矿石行业快速发展。
未来,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不锈钢和电池应用领域将得到扩大,存在进一步推高中国镍矿价格及市场需求的可能。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三元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流动力电池,高镍化则是动力电池主要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快速地发展,将对镍行业结构形成长远影响。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的116.2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631.1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2.7%。未来,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持续保持快速地增长,有望至2026年达到2,418.5万辆,2022年至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5%。
在动力电池中,随着镍元素含量的升高,三元正极材料的比容量逐渐升高,电芯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也会随之提高。未来随着高镍正极产品性能的持续优化,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有望逐步提升,镍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占比也将持续上升。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从2017年的64.3GWh增长至2021年293.7GWh,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6.2%。未来,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将持续保持快速地增长,将以3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2022年的489.5GWh增长至2026年1,688.1GWh。
长远来看,海外的红土镍矿资源将会是行业未来争夺的重点,同时红土镍矿的崛起将直接推动镍铁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全球硫化镍矿的供应量年年在下降,与之相比,红土镍矿的供应却大幅度上升。红土镍矿的优势十分显著:(1)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相对硫化镍矿供应来说,面对迅猛的不锈钢和新能源车三元锂电池对镍的需求,红土镍矿资源相对宽松;(2)红土镍矿计价方式是以镍含量计价,矿石中丰富的铁元素不计价,使得下游不锈钢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3)红土镍矿位于土壤表层,相当于露天开采,且非硬岩形态,开采和勘探成本极低;(4)红土镍矿资源位于赤道附近例如印尼和菲律宾等沿海国家和地区,类似地区海运发达便利,方便外运。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将刺激镍矿的海外布局。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连接了中国与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乃至美洲及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凭借陆上及海上重要交通节点,为中国与各方形成合作共赢关系创建良好平台。
通过“一带一路”,中国镍矿企业将获得更加多国际合作机会,极大扩张中国海外镍矿石资源版图。当前,中国镍矿企业投资热点集中在非洲、澳洲及东南亚地区,未来,伴随“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加深,中资镍矿企业在海外地区镍矿石资源布局将成为重点。
展望未来,在长期资金市场介入下,头部企业业务领域逐步扩大,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镍矿企业将以一体化经营为主要发展趋势,以本土及海外镍矿资源为核心,加快沿产业链下游纵向延伸,形成镍铁一体化经营模式,重构产业链结构。镍铁一体化经营模式有利于保障镍矿石资源充分的利用,提高镍矿企业抗风险能力。未来,镍矿企业一体化规模将逐步扩大,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融合全球61年的咨询经验,24年来竭诚服务蒸蒸日上的中国市场,以全球化的视野,帮助客户加速企业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
沙利文深耕全球长期资金市场及企业咨询服务,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及其他各类专业咨询服务,包括尽调服务、估值服务、评估服务、战略咨询、管理咨询、规划咨询、技术顾问、财务顾问、行业顾问等。
沙利文大中华区的投融资业务实现了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全行业覆盖,包括对新经济、新基建等所有经济热点的高度关注,涵盖生物医疗、消费零售、互联网及科技、娱乐传媒、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双碳环保、机械制造、能源电力、地产物业、矿产资源、基础设施、汽车出行、物流运输、轨道交通、船舶航运、航空航天、农林牧渔、工业材料、建筑工程、教育培训等。
沙利文团队为企业领袖及其管理团队开展投融资顾问咨询服务以来,已帮助近千家公司成功在香港及境外上市,是国内投资战略咨询领域的领军企业。2014至2021年,沙利文连年蝉联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专业行业顾问市场占有率第一名的领导地位;且近年来,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领先的A股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一级和证券交易市场研究报告及其他长期资金市场公示文件中。
61年以来,沙利文通过其遍布全球的近50个办公室,利用强大的数据库和专家库、运用丰富的专业相关知识和咨询工具,帮助大量客户(包括全球1000强公司、国内外顶级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各类领先企业等)完成了包括但不限于尽职调查、估值分析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等工作,达成了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