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药港在这里落地生根,智能定制的客车从这里驶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机器人在这里持续迭代……千年母亲河流过一座座城市,见证着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和一条条新兴产业链的勃兴。
2025年4月11至16日,山东省联动沿黄九省(区)主流媒体,联合开展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追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山东这个北方经济大省会有怎样的答案?在打造中国北方经济增长极的过程中,又将赋予它怎样的可能性?
4月11日,记者跟随“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山东省菏泽市现代医药港。菏泽现代医药港位于菏泽市的东部,西临日兰高速,东接济广高速,距离牡丹机场、高铁站、保税物流区的车程在10分钟至15分钟,其交通区位优势显著。菏泽现代医药港于2020年8月份启动建设,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80亿元,主要布局医药创新研发、知识产权交易、CMO/CDMO(药物合同研发生产)以及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总部等。
生物医药是菏泽市全力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目前,菏泽市生物医药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达142家,产值达879.3亿元。菏泽市现代医药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亮谈道,菏泽取得这样的成就源自天时地利,菏泽是道地药材比较丰富的地区,也是国家批准的全国17家中药材批发商业市场之一,因此菏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天时方面有一定优势。在地利方面,菏泽的交通四通八达。此外,菏泽的两家上市公司都和生物医药相关,一个是步长制药,另一个是赛托生物。因此菏泽在做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有一个较好的基础。
对比国内别的地方的生物医药港,李亮认为菏泽现代医药港有三大优势。首先,在生产要素资源的划分上,菏泽适合做一些大生产类的项目,因为菏泽的蓝领工人比较多,制造成本有比较优势。其次,为了服务生物医药企业,菏泽特意建立了一个专业的“药证药号”服务队伍,协助企业组织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这类的产品的申报和检查,这在国内其他生物医药园区是比较少见的。此外,菏泽现代医药港还设立了一支规模为10亿元的医药产业股权投资母基金,与山东财经、山东港口、复星集团等企业一同设立10支股权互助基金,形成了总规模超40亿元的基金集群。
不过,相比于南方地区的生物医药园区,菏泽现代医药港也有短板。李亮解释道,南方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时间比较久,发展基础相对较好,一些地区的财力也较强,因此在项目的支持上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未解决菏泽“缺乏高品质人才”的短板,菏泽现代医药港打造了离岸创新平台模式,即用离岸理念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创新平台,用整合理念建立人才库,有效破解了引才难、留才难的制约。
在选择具体“离岸模式”的城市上,李亮谈道,主要是依据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两个特点进行。他举例说道,中国很多创新药都诞生在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很多投生物医药的主流基金,基本在上海有办事处或者分支机构,因此上海是创新药技术和资金的聚集地。菏泽现代医药港也和复旦大学合作,在复旦大学设立孵化基地,由上海的科研人才做研发,在菏泽进行生产。
目前,菏泽生物医药产业的产值在山东省名列前茅,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产值会达到千亿元。
“目前,公司的订单已排到今年6月份。为模拟各种实际路况和运行场景,实现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耗资4000多万元建立新的试验跑道,预计今年9月份可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4月11日,在“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聊城站上,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通客车”)客车研究院院长齐洪磊表示。
中通客车官网显示,该企业成立于1958年,1971年开始正式专业生产客车,是国内最早的客车生产企业和客车上市企业之一。其主营业务包括客车、挂车、汽车底盘及专用配件的开发、制造、销售。该公司产品品种类型共有6大系列140余个品种,涵盖5.5-27米公路客车、公交、旅游、团体、高端商务、校车、物流车、特种车等各个细分市场。
齐洪磊介绍,中通客车拥有行业领先的节能、安全、智能化等技术,同时不断推进生产的基本工艺的智能化水平。比如,在涂装车间,公司匹配了智能喷涂机器人、整车阴极电泳等工艺设备。
以喷涂机器人为例,它采用超高速旋杯静电喷涂技术,可以在高对环境造成污染下取代人力劳动,提升工作效率、改善作业环境,其油漆利用率提高近一倍,大幅节约涂装材料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污水处理、废气排放。此外,机器人喷涂受人为不稳定因素影响小,可有很大成效避免手工喷涂常出现的涂膜厚薄不一、漏底、流挂等问题,大幅度的提高涂装质量。
自2004年起,中通客车便开启了国际化战略布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其产品已远销新加坡、葡萄牙、保加利亚、德国、以色列、沙特阿拉伯、智利、多米尼加、墨西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通客车的海外销量占比已超过总销量的50%。
齐洪磊表示,公司针对不一样国家实行“一国一策”策略。每款产品进入一个国家之前,公司都会先对该国的文化契合点以及运营场景进行充分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产品做针对性改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例如,公司为新加坡市场开发窄体转弯车型,为中东市场强化底盘防护,为丹麦市场提升车身防腐性能。
据中通客车提供的数据,2024年该公司7米以上客车出口量同比上涨65.22%,达到6070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65%,占山东客车出口总量及总值的九成。截至目前,中通客车已累计产销客车30余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超过10万辆。
4月12日,记者跟随“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2022年,邹城市GDP总量达到1009.06亿元,跻身全国“千亿县”名单。2024年,邹城市GDP达1104亿元,同比增长6.2%。
在邹城市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珞石科技”)的展厅内,一张写着“浩然正气”的纸张平铺在展台上,这是机器人写下的。珞石科技负责的人介绍道,书法老师抱着机器人的手臂写上一遍后,机器人就能进行自行书写。它不需要复杂的编程,只需要教一遍就能学会。而且,机器人写字时的提转、落笔等动作和书法老师的风格是一样的。每逢春节时,珞石科技赠送给员工的春联,几乎都是这台机器人“代笔”的。
据悉,珞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系列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军工,以及与国民生产总值紧密相关的一些产业。其研发中心在北京、深圳、苏州等地,生产中心在邹城。
缘何“落户”邹城?珞石科技副总裁王皓表示,主要看中了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邹城市政府对机器人行业的全力支持。据悉,邹城政府帮助珞石科技建设了3万平方米的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区,2024年还将1亿元的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投向了珞石科技。而在珞石科技来到邹城后,也将上下游企业聚集而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条。
今年以来,从春晚舞台机器人“扭秧歌”,到各大展会上机器人踢足球、做招待等,人形机器人赛道非常火热。天眼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山东工业机器人公司数达3.6万家。
对于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不同,王皓以“机器人写毛笔字”为例说道,人形机器人学习的,是人手操纵写字的“力度”,而珞石科技的优势就在于对力控技术的把握。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只是对位置做精确控制,而珞石科技实现了模拟人手位置与力度的混合控制。这种协作机制的力控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柔顺性和高协作性的特点。
在一般的应用场景,珞石科技研发的工业协作机器人已经完全够用。但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涉及到需要双腿行走,就可以推出人形机器人。所以,要根据应用场景来研发机器人,机器人的外形设计要考虑性价比,并非只追求它的外观“像人”,而5月中旬,珞石科技也将推出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
王皓表示,目前,珞石科技在山东机器人行业的销量属于第一梯队。2024年,珞石科技的机器人销量超过8000台,今年则预计可以翻一倍,其机器人产品已经出口到了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地区,出口量占到总量的25%以上。对于近期美国滥施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王皓表示暂时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珞石科技尚没有直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