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2日东威科技(688700)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东吴证券分析师 周尔双、中信建投研究员 邓皓烛、泰信基金研究员 吴用、浦银安盛基金投资经理 赵宁,研究员 杨达伟、汐泰投资研究总监 范桂锋、远策投资研究员 颜宇恒、环懿投资研究员 李海立、鹤禧投资研究员 宋正圆、涌金资本研究员 邱虹宇,研究员 林大川、景顺长城研究员 陈乐、招商证券分析师 张景才,研究员 刘珺涵,市场拓展部 徐颖、广发证券研究员 李航、天风证券研究员 俞文静、国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负责人 周俊宏、中海基金研究员 陈思远,投资经理 姚晨曦、瑞和资产总经理 赵琰、中银基金研究员 周斌、道仁资产副总经理 李晓光、中银国际证券 副总裁 杨绍辉,分析员 陶波,研究员助理 曹鸿生于2021-07-08日调研我司,本次调研由董事会秘书 钦义发负责接待。
会议主要内容近期接待的投资机构,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话会议,主要关注度集中在目前的PCB行业发展及业务的持续性、新能源镀膜材料专用设备研发及业务进展,以及管理团队运营能力等几个维度,感谢各投资机构关注。现就行业方面及理解不清楚的内容,以及产业方面的问题做交流沟通,希望有助于各投资机构对公司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1.简要介绍公司?答:东威公司从2005年成立,主要面向现在的一些PCB厂家进行设备维护及技术服务,经历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主要的产品有PCB这块,通用五金类的龙门式电镀设备和连续滚镀设备。在垂直连续电镀线(VCP)有几大系列,公司研发的垂直连续镀铜设备其实就是对PCB行业的贡献。特别是它封闭式的生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在产品制造方面,产品的性能及均匀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在技术的领先程度上,专利共144项,发明专利27项,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2、PET铜膜这个材料现在如果要量产,它这个专利和技术是掌握在哪里?其他的电子厂商或者其他一些做材料的也有想推进这样一种材料的想法,他们去做的话会不会有一些专利问题?答:至于膜材料的专利,可能有其他厂商申请过,至于说前面膜这个材料,申请的专利或专利技术掌握在哪里,这个我们确实不太了解。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设备,就是按客户的需求和技术条件,生产出符合他们要求的设备,实现用户生产需要。
3、公司的镀膜设备销售给客户之后需要你们作为设备厂商参与到他们的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提供一些服务,还是说设备卖给他们简单调试就能上手?答:培训是必要的,没有说要一直参与他们的生产过程。
4、下游客户对PET镀膜设备需求有多少?下半年的需求会有多大量?他们需求起来,你们工厂可以比较快的去量产吗?答: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没问题,公司人员这块是可以调配的,主要是它的研发和设计,最后做起来和集成都不是问题。
5、公司的设备是在PET铜箔两边各镀1μm的铜,之前看PCB的误差在0.7μm左右,这个1μm的技术主要是跟电镀液有关系,还是跟镀的时间、速度或者说传动有关?答:它跟PCB板的电镀工艺是一样的,镀膜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电镀时间和电流的大小等因素的控制有关。
6、如果用PET镀膜的设备去取代传统的纯铜箔的生产方式,公司是不是做过内部的项目的可行性的测试?答:如果膜材料量产后,包括良品率,以后可能膜的成本会降下来。这个膜储能增加了,且安全性高,这更重要。它只冒烟不起火,能够尽可能的去避免起火所造成的损失,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
8、电镀比较污染自然环境,长三角现在都在不停的关停,电镀设备是不是真的存在环境的行业风险?做战略的时候是否想过环保问题?答:公司做的电镀设备本来就解决了环保问题。原先龙门线是敞口的,现在PCB厂家,VCP是封闭式的,通过收集、处理达标再排放,应该降低了排放烟气的80%以上,包括水、电的用量也降低了。VCP比传统龙门线更环保,降低了消耗和排放,是对行业发展的一种贡献。
9、跟不同的客户,PET镀膜设备有很强的定制化吗?答:有一些具体实际的要求,但主要还是关于膜材料的技术要求。
10、从竞争的角度看,VCP这块竞争对手是专利这绕不过去吗?答:有专利保护,也有技术诀窍,还有生产规模,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
12、镀膜设备进展,除了已有的用户之外还会有,还是说不太会有?答:公司依照客户的真实需求把设备做出来,达到它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至于下游需求多少,取决于下游膜厂家的需求,膜厂家取决于电池制造厂家对膜材料的需求,你们能够准确的通过行业发展做个预测。
东威科技主营业务:机械设备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及相关设备维修;电镀设备、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生产及销售;自动化控制设备嵌入式软件的开发、销售与售后服务;机械设施安装、维修;设备零配件及耗材销售;自营和代理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前述经营项目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前置许可经营、限制经营、禁止经营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东威科技2021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收入1.62亿元,同比上升173.95%;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上升177.55%;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上升279.31%;负债率57.63%,财务费用-38.3万元,毛利率42.25%。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