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二战时美国为与德国争钨矿石市价300元1吨美国直接出价7500元

1970-01-01 基础设备检验

  钨属于典型的金属元素,它的硬度和熔点都非常高,而且化学性质稳定;属于高熔点的稀有金属。

  因为钨的这些特性,使得钨成为硬质合金、特种钢的重要原材料,在近代武器制造领域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科学家就发现只要在枪管材料里加入钨,不但可以大幅度延长枪管的寿命,还能有效改善射击过多引发的炸膛问题。

  而且在二战爆发后不久,德国的军事科学家们还研制出了碳化钨弹心,极大地增强了炮弹的穿甲能力和杀伤力。

  换言之,由于钨的特性,使得它在近代武器装备制造上逐渐重要,也因此,钨也被称为战争金属的King、

  但是呢,在二战结束之前,全世界钨矿石最多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和西班牙)。

  所以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口钨矿石就成了主要的外汇来源;很长一段时间,广东军阀之所以能在不贩卖大烟的情况下购买大量先进武器,很大程度和当时中国出口的钨矿是经过广东出口有很大关系。

  二战开始之前,德国虽然在军事科技上可以说领先美国,但是和美国相比,德国国土面积还是过于狭小,而且德国本土的钨矿也很少,基本上属于典型的“贫钨国”。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二战开始之前,德国有79%的钨矿石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中国当时出口钨矿石走的是薄利多销的策略,毕竟不可能奢求军阀们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军阀们通常都是打着能出口多少就出口多少,尽可能换回更多的武器装备来打败其他军阀,抢更大地盘的算盘。

  还有一个缘由是当时伊比利亚半岛的钨矿石大国西班牙正陷入内战,使得伊比利亚半岛的钨矿石产量锐减。

  蒋介石大名鼎鼎的“德械师”实际上的意思就是靠出口钨矿石从德国换来的装备武装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为英国海军占据非常大的优势,使得德国基本上不可能从中国再获得钨矿石,德国只能从伊比利亚半岛进口。

  此时,西班牙的佛朗戈将军已经取得了西班牙内战的胜利,并且初步在西班牙恢复了秩序;作为伊比利亚半岛钨矿石大国,西班牙恢复钨矿石的开采对于德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二战时世界主要大国被分为两大阵营:以美、苏、英、中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以及以德日意为首的轴心国。

  要知道当时法国已经战败,德国到西班牙全部由陆路联通,英美优势的海军没有办法上岸,自然不可能阻止德国从西班牙购买钨矿石。

  更何况,英美也不想用武力迫使西班牙屈服,因为这样会迫使佛朗戈带领西班牙加入德国阵营。

  1938年,一吨葡萄牙钨矿石只需要300英镑;到了1941年年底,英美就把葡萄牙钨矿石价格抬高到了每吨6000英镑。

  到了1944年,美国为了阻止德国获得西班牙钨矿石,直接给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出了每吨7500英镑的天价,并且直接买光了两国全年的产量1.5万吨钨矿石,总计花费1.7亿美元。

  而苏联当时与蒋介石达成的协议里,对于矿石价格,苏联和蒋介石约定,“每次提单签发日之伦敦市价计算”。

  其实就是每次发货苏联签字确认时,以当天伦敦市场行情报价为准;而不是中苏双方约定一个价格。

  结果国际钨矿石暴涨,使得蒋介石想要还完苏联的借款很容易,仅仅需要出口1.5万吨钨矿石就还完了全部借款。

  不过蒋介石考虑到中苏盟友关系,并没有真的完全按照合同执行,而是仅把钨矿石提价3倍结算。

  截止1945年日军投降之前,中国向苏联出口的矿产品中钨砂31177吨,锑20592吨,锡13262吨,汞560吨,锌600吨,铋28吨。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内容,不知道大家怎么看美国一口气花1.7亿美元打包西班牙与葡萄牙全年钨矿石的“土豪”行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八年抗战时期的中苏贸易》,徐万民,《近代史研究》1988.6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