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留学生回国就业的话题又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比如这个叫Alex的姑娘,她在美国读完了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总共花了500万元人民币。
2020年,Alex学成归国,经过三轮面试,终于在一家国企找到了一份工程师的工作。但令人唏嘘的是,她月薪税后只有六七千块,加上年终奖也只是达到上海的平均水平。
据某平台的调查显示,91.85%的留学生认为“国内优秀人才慢慢的变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
还有39.86%的留学生担心“留学花费太多,薪资不达预期,很难回本”。这可真是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但现在,很多海归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留学回来,光环渐渐褪去,甚至被调侃成“贴膜”。
不仅要面对和国内毕业生一样的激烈竞争,还得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毕竟留学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现在的就业市场确实很现实,企业看重的是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而不仅仅是学历背景。
随着国内教育水平的不断的提高,慢慢的变多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留学生的优势也不再那么明显了。
国内人才竞争确实越来越激烈。现在国内的教育水平慢慢的升高,很多国内的毕业生能力也很强,企业在招聘时选择更多了,留学生的竞争压力自然就大了。
根据调查,91.85%的留学生觉得“国内优秀人才慢慢的变多,岗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
然后就是留学的高成本和回国后的薪资不成正比。花了几百万出国留学,回国后的薪资却没有预想的那么高,很多人觉得很难回本。
现在的企业更看重实际的工作上的能力和经验,而不仅仅是学历。留学生虽然接受了国外的高质量教育,但如果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也很难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优势。
再加上过去留学被看作是“镀金”,大家一致认为留学生回来就是高薪高职的代名词,但现在这种光环效应慢慢减弱了,大家对留学生的期望也在变化。
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留学生们在学习期间就应该多积累实际在做的工作经验,比如参加实习、项目等,提高个人的职场竞争力。
同时,在选择留学之前,应该对所选专业的工作前途有个清晰的认识,避免盲目跟风。
企业也需要给留学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让他们发挥在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优势。
我们需要各方一起努力,为留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机会,让他们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注: 文中网友的评论反映了社会多元化的声音和观点,但并不意味着本文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