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林卡距今已有270年的前史,作为世界文明遗产地,其保藏的文物上至吐蕃王朝时期,下至清朝时期。园内的藏式古建筑更是城市展开变迁的重要载体,具有前史、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研讨价值,因而做好罗布林卡文物维护与补葺作业含义深远。
记者了解到,现在罗布林卡管理处正在对达旦明久颇章、准增颇章、湖心宫、坚赛颇章、夏典拉康等9大宫廷展开古建筑维护补葺作业,首要包括屋面补葺(阿嘎土的补葺)、铜构建镀金两大内容。
据了解,这是2001年西藏三大要点文物维护修理工程之后对罗布林卡投入资金最多、补葺面积最大的一个项目,罗布林卡管理处十分重视,在现场进行了屡次造访并向文物职业有着非常丰厚经历的专家进行咨询。为保证工程质量与文物安全,管理处成立了作业小组,在补葺现场有4名监理全程参加。
“阿嘎土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加上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要素、降雨量的添加使屋面阿嘎土呈现酥碱、裂缝等病害,而古建金顶及相关配件文物设备因为天然损害呈现褪色、氧化等病害。”罗布林卡管理处文物科负责人边巴卓玛说。
据悉,本次补葺作业从上一年7月份开端,现在已完结总工程量的50%。尽管屋面土建和金顶鎏金是同步进行的,但因为两个工艺的流程、难易程度不同,其完结的进展也纷歧。例如坚赛颇章,现在一切的屋面阿嘎土现已夯打完结,但因为鎏金工艺全体工序很杂乱,现在也在逐步推进中。
尽管罗布林卡具有270年的前史,但保藏在里面的文物年限远不止于此,其保藏的文物上至吐蕃王朝时期,下至清朝时期。除了展开对古建筑等不行移动文物的补葺作业外,2014年开端科技以来,对可移动文物前后展开了4个防备性项目、3个抢救性项目。
据边巴卓玛介绍,可移动文物有佛像、唐卡、家具、地毯、金银铜器、瓷器、珠宝等30类,除了对可移动文物做全面的整理、除尘、防腐防鼠等办法外,还对可移动文物装备无酸纸性质的囊匣,对古建筑的仓库进行提高改造,展开防备性维护。
陈设在殿堂里的纺织品文物、古籍是最软弱的可移动文物,对此,罗布林卡管理处还将一部分殿堂的窗户提高改造为双层防紫外线的玻璃,可以有用防备、缓解可移动纺织品文物呈现病害。
古建筑是一种文明精力的载体,经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厚的文明内在。在必定含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前史回忆的符号”和“城市文明展开的链条”,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史的沧桑改变。一旦损坏,就再难以康复和接续。“一座保存无缺的古建筑,既是研讨某一阶段前史背景和文明的重要什物材料,又是社会、文明变迁的前史见证。因而做好对世界文明遗产地的维护显得很重要,这也是咱们这一代文物作业者的职责与任务。”边巴卓玛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