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83568869

13921398638

真相太可怕——真金首饰和假金首饰的区别

1970-01-01 会议室

  市场上的真假首饰鱼龙混杂,非专业人士借助专业的设备,一般很难区分。常见的几种假金首饰非常容易和黄金相互混淆的有镀金首饰、包金首饰、铜质首饰,还有铜合金首饰。镀金首饰就是在其他金属的表面用电镀的方法镀上一层金色,颜色与真首饰相仿;包金首饰就是在其他金属的表面包上 24K 或 22K 的金箔;铜质首饰颜色黄中发红,光泽较暗,重量较轻,久戴掉色并容易被腐蚀产生铜绿,会使皮肤发黑。首饰长期非间接接触人体肌肤,首饰上的微量元素会被人们的身体吸收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笔者有幸接触到国内某知名珠宝首饰生产商生产的镀金首饰,这其中和纯金的首饰到底有多大差别,让我们一探究竟。

  上图为一条真金的首饰项链(图片来自互联网),275 倍的电镜下面观察,看似光亮的首饰外表面实则有很多刮痕和脏污,经过 EDS 测试,所含元素除了汗液所含的 Na、Mg、Cl 之外几乎全部是 Au 元素,含量(wt%)达到了 98% 以上。

  首先我们对假首饰做了一些处理,为了更好地观察,我们将假首饰耳环做了金相样品常见的镶嵌、抛磨处理,重点观察更具代表性的较粗位置的耳环断面。

  可以看到在 5000 倍的放大倍数下,在耳环的基体之外最表层位置呈现出至少三层镀层,利用 SEM 中自带的测量功能能测出,从外到内的几层厚度分别为,773 nm,3.64 m,1.23 m,那么这三层和基体到底是什么物质呢?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呢?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对它进行了 EDS 能谱测试。

  上图是随机挑选的第一个位置,可以明显看出来耳环外层的三层镀层,我们第一步确定了最外层和最内层的成分,即图中的 1 点和 2 点位置。从点 1 位置的能谱数据发现,97.9% 为金,1.5% 的铜,还有微量的氧元素和镉元素(偶卖嘎!我没看错吧,这就是重金属镉吗?)。点 2 的数据表明内层的元素主要是铜(89.9%),氧(5.4%)和碳(4.8%),没有一点金元素。

  为了确定是因为选择的偶然性导致元素的差异,我们选取了第二个位置。并在第二个位置的视野内找到 5 个典型的点,来确定各个层的化学成分。

  从图中不难发现,最内层的基体(1点)主要元素就是 Cu、C、O,最内层(2 点)的涂层元素是 Cu、Sn、O、Zn、Ag,次外层(3 点)的元素分别是 Ag、O、Cu、Mg,外层(4 点)的元素分别是 Au、Cu、Cd、O,5 点反映的是所有的元素,可能是在抛磨的过程中引入的其他杂质元素,我们予以忽略。本结果再次验证了最外层,也就是非间接接触耳部皮肤的涂层,含有 0.4% 的镉元素。

  在中国百科网()我们查到了关于元素 Cd 的描述,“镉的毒性较大,被镉污染的空气和食物对人体危害严重,日本因镉中毒曾出现‘痛痛病‘”,“生物毒性:镉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镉化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但可经呼吸被体内吸收,积存于肝或肾脏造成危害,尤以对肾脏损害最明显。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镉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吸入氧化镉的烟雾可产生急性中毒。中毒早期表现咽痛、咳嗽、胸闷、气短、头晕、恶心、全身酸痛、无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肺水肿或化学性肺炎。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咯大量泡沫血色痰。可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能够准确的看出,Cd 元素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伤害,如果长期佩戴这种含大量镉元素的首饰,可能会被人体通过肌肤吸收,造成体内镉元素含量超标的可能。图中所示为东方卫视报道的国内镉中毒事件,图片来自互联网,患者的双手发生了严重的畸形。严重慢性镉中毒患者的晚期可出现骨骼损害,表现为全身骨痛,伴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软化症、自发性骨折和严重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患者发生多发性病理性骨折。

  为此,希望读者在选择首饰的时候要注意小心鉴别,绝对不能盲目贪便宜而被忽悠购买假冒的真金首饰,否则如果造成一定的健康问题就得不偿失了。

  未来技术之TDLAS:新材料、新能源、碳捕集市场空间巨大——访NEO Monitors CEO Børre Larsen和CTO Peter Geiser

  「科技自立自强」西安交大方吉祥教授团队在限域增强拉曼光谱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新品发布,“印”领未来 复纳科技携纳米气溶胶打印系统强势来袭,发布会报名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