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考古研讨院对外发布山西闻喜邱家庄M5001大墓最新研讨成果,对该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剖析,发现晋国战国前期铜、铅矿料最或许来历为豫西区域。
邱家庄M5001大墓,坐落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是国家要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的一部分。邱家庄M5001大墓,是现在古曲沃区域唯一经科学开掘的晋公级大墓,考古学家依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别,该墓葬的时代为战国前期,且早于新绛柳泉墓地,墓主人应为晋幽公或早于晋幽公的其他几位晋公的夫人之墓。
本次研讨选取的27件样本,均出土于M5001墓,除7件为小型铜饰件外,其他均为器物残片。经过运用多种科技办法剖析,确认晋国在战国前期所运用的铜、铅矿料,与春秋晚期所运用铜料与铅料存在必定的差异,铅料的差异或许来自对同一多金属矿区内不同矿山的挑选,铜料的差异则代表着来自不同矿区的或许,从现在的矿冶查询来看,长江下游成矿区是古代王朝的要点开发区域,留下了丰厚的矿冶遗址,而豫西则罕见先秦时期的铜锡铅矿遗址,这一种原因是因为曩昔缺少查询,另一方面是因为后人采矿行为的损坏。
邱家庄M5001时代在晋幽公时期或之前,此刻三晋边境应与春秋末年晋国边境差异不大,应包含豫西区域北部。豫西区域具有多处大型铅锌矿,常见铜铅共生矿,在政治动乱的战国时期,豫西应比长江下游更契合三晋统治者的需求。经过科技考古,一起结合豫西区域矿产资源特征与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发展局势,豫西区域更或许是晋国的铜、铅矿料来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