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打印】【关闭】
前天中午,陆丰县碣石镇桂林村东风门广场前“劈啪”的鞭炮声大作,上百名当地人不断向前来查处非法拼装摩托车的质监、公安等执法人员和记者丢掷鞭炮,执法车则被砸破玻璃、扎破轮胎,一些人冲进查处点抢车,甚至浇汽油威胁,有的妇女则撒泼数小时不让拉车……
此次打击行动是广东省质监局根据一家代理日本本田、铃木等品牌摩托车的调查公司的举报而发起的。在行动中,尽管遭遇近年罕见的严重暴力抗法事件,但省打假办、省质监局会同汕尾市政府组织的300多名质监、公安执法人员仍在陆丰的碣石、南塘和陆城这一广东最大的废旧摩托车非法拼装地查处了23个点,查获假冒“本田”、“铃木”、“雅马哈”等名牌成品摩托车80辆,异地扣押58辆。
前天11时30分行动开始后,记者首先来到位于陆丰县南塘镇的无任何证照的地下废旧摩托车拆解点。里面露天分类摆放着一堆堆拆下来的摩托车轮胎、支架、发动机、塑料壳等等,就没有立足之地,两个工人还正在拆解一辆废旧的女式轻便摩托车。
接着,我们来到此次雷霆出击的重点———距陆丰县城20多公里的碣石镇。在镇里,记者看到诸如北园一路这样的镇主干道两边大多是打着“维修”旗号的摩托车铺,车铺多是前店后厂式,铺内只有少量的成品和一些轮胎之类的配件,而大批的货物和拼装点则在后面的民宅里。
在碣石镇某派出所对面的新栏里路一民宅楼里,质监人员发现了数辆已拼装好和正在拼装的假冒名牌重型摩托车(跑车)。在这间家庭作坊中,记者看出,这里居然有营业执照,其营业范围为“零售电子科技类产品、国产摩托车及零配件、五金、交电、塑料制品”。而质监人员查获的出货单据则显示,其摩托车销往广州、深圳、西藏、南京、海南、成都等全国各地。
在碣石镇桂林村东风门广场附近巷中的作坊里,记者看到,一辆辆标着假冒“YAMAHA”、“HONDA”、“KAWASAKI”标识的车长3米多、外观极其光鲜、排气量达400升的摩托车竟是在这样的连天花板都用纸板糊着的破平房里拼装出来的。细看之下,这些车喷漆表面并不光滑,有的机件明显是锈的,大灯也变黄了。
记者在院中看到一辆正在拼装的假川琦摩托车,支架是用进口回来的已切割的摩托车散件焊接的,不少接口隆起一个个焊接的疙瘩,同时还留有空隙,蓄电池则换成了广东新会产的电池。据有关调查人员透露,一般拼装车都是将能用的部件进行电镀、喷漆、清洗、换壳再加工,不能用的就用假冒名牌车部件或廉价的国产部件代替,拼装的假冒川琦一辆卖1万多到2万元,而成本只有四五千元,正品价格则要四五万元。
在陆丰县,令人惊讶的是,满大街行驶的摩托车基本上没有一辆是有牌照的。摩托车在这里就跟自行车一样普通,从小学生到老年人个个都开着外观破旧、明显有拼装痕迹的摩托车。这些低档的拼装摩托车一般一辆只要三五百元。
据查,陆丰县聚集了上百家非法拼装翻新摩托车的窝点,大多分布在于曾因走私而“闻名”的碣石镇,已形成一条走私、收购、拆解、拼装翻新、销售、运输的“生物链”,这些违法活动至少存在5年以上。
广东省质监局副局长任小铁和记者说,这种地下拼装摩托车本身就是伪劣的,加上假冒名牌,“假冒伪劣都全了”。
他指出,这里是广东最大的废旧摩托车拼装地,已成为陆丰区域性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共同协作治理。
12时05分,记者和质监人员来到桂林村东风门。记者和质监办案人员进入窝点后不一会,铁门外就挤满了群众,开始有人向窝点的院中扔鞭炮。
约12时30分,记者出去后,停在路边的两辆汕头质监局的面包车已被四面八方飞来的鞭炮砸中窗户,质监人员赶忙将车开走。接着,近百人将20多名质监、公安人员和记者围在直径不到8米的半圆中,还不时有鞭炮砸进来。本报记者和其他记者都被鞭炮爆炸时溅起的沙子伤到。突然,陆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一负责人被一受唆使的男生扔掷的闪电炮击中,制服被烧变色,脖子上也被鞭炮炸破了皮。
公安人员疏散群众时,那边又一辆随队执法的小轿车被石头、砖块砸破了玻璃,左后轮则被故意放置在地上的钉子扎破。
东风门的广场上执法者与群众对峙之时,东风门左边巷中的五个窝点中被抢了三个。有关质监人员和记者说,每个点都有五六名质监人员,刚要开始做笔录,门口就围过来数十名群众,自己将窝点的门插拉开,冲进来,将摩托车一辆辆的抢走;有一个窝点还有群众将汽油浇在摩托车上,并打开打火机,扬言如果要拖车,就点燃汽油,同归于尽。除了桂林村,在碣石镇和南塘镇,路边的销售店铺和加工场查扣的摩托车也被当地群众哄抢。
下午3时不到,碣石镇北园一路后的民宅又出现情况。原来,这家的女主人赖在地上又哭又闹,挡在存放拼装摩托车库房的门口,而她的女儿和女亲戚也是哭哭啼啼,不让执法人员扣押车辆。
后来,质监人员干脆用两辆货车分别停在她家的前门和库房后门。在这个女主人带领下,家里从老到小四五个女人都赖在地上,抱住摩托车又哭又闹。这个女主人闹累了,还干脆一动不动躺在摩托车前的地上装死。过一会儿,当她发觉电视台在拍她时,突然从地上蹦起来,用手抓镜头,当被质监人员挡了一下时又立即“扑通”向后一倒,躺在地上装死。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当有关干部将她拉起来时,她又挣脱抱住质监人员的双脚,死活不放。她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摩托车都是违法的。
采访质监部门打假好几年了,以前也遇到过暴力抗法,但这种几乎是“全民动员”的严重暴力抗法事件,还从没遇到过。省质监局一领导也称没想到事态会这么严重。
从表面上看,这种妇孺皆上的阵势与各家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但这是否也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对其长期的保护有关?这种已长达5年、遍布镇街,随处可见的非法拼装摩托车,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能说不知道?对这里非法拼装摩托车调查了1年多的一位调查人员和记者说,他们曾经向汕尾市某执法部门提供过线索,但在那次检查中,该部门竟在碣石镇中央的碣石标志前集中队伍,队伍还没集结完,全镇的店铺都关了门,该运走的也运走了!离开碣石镇,我们从始至终担心质监人员会不会再次白辛苦了,毕竟这样的一个问题还要当地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的。
在“1·10”行动前三天,记者与质监执法人员和企业调查人员一起装成进货商,曾深入碣石镇暗访,揭开了碣石镇走私与造假相结合的内幕。
一到碣石,只见道路两旁都是“维修”摩托车的店铺,为何会有这么多呢?记者走进一家店铺开始与老板谈起了“生意”。
“这台车多少钱?”记者指着一台本田125型车问道。“如果线元。”“这是进口的新车吗?”“这是翻新车,日本原装的走私旧车,质量绝对保证。”店老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
在另一家店铺,老板还招待记者喝起当地的“功夫茶”,不一会,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让我们到家里看货谈生意。一路上我们得知民宅内都是拼装摩托车的,原来街上的店铺只是以“维修”为招牌。
这个老板家里摆着20多辆拼装翻新好的各种款式日本摩托车。小伙子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不同款式摩托车的性能和价格。“我们镇翻新摩托车主要是走私来的旧车,一是款式好,二是好翻新。”
“我们这里的拼装翻新车分为‘交警车’和‘标车’两种。”他解释道,“交警车”,当地称之为交警部门收缴的自然报废车和强制查扣没收的报废车,专门从事收购报废车的村民,以较低的价格买来后,再卖给从事拼装翻新摩托车的村民,这种车经翻新后一般价格较低;“标车”,当地称之为走私车,走私分子从境外将报废的洋垃圾偷运上岸后,先拉到山上藏匿起来,以投标的方式拍卖给从事拼装翻新摩托车的村民,由此而得名,而“标车”质量比“交警车”好,因此价格较高。
“那怎么区分呢?”他说,由于我国道路环境较差,打开后盖闻上去有一股“土腥”味,这就是国内报废的“交警车”;而日本的道路交互与通行和环境较好,闻上去只是浓浓的气油味道,这一定是“标车”。在院内,走私来的“本田”、“铃木”旧摩托车上大都贴着一张英文的条码纸条———外国的报废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