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钢2021年中期对标对表主题研修会提出,要系统思考梅钢长远发展的策略,解决梅钢长期生存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问题。成本是梅钢一直以来的痛。为了使梅钢早日具备行业领先的成本管控能力,凝聚全员共识,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我们开设成本能力提升“大家谈”专栏,邀请管理、技术、生产岗位员工代表对成本能力提升谈认识并谏言献策。
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而成本控制力是钢企竞争力来源的核心要素。梅钢制定成本竞争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吨钢成本削减224 元、挑战两年实现成本竞争力指数进入行业前75 分位,形成与优秀钢企相称的成本控制能力目标。
按照三年成本能力提升的要求,炼铁厂烧结生产将继续以稳定、高效为基调,以绩效为导向,全员赛马,促进生产指标改善,逐步降低烧结矿成本。
首先,要算好生产账、算细成本账,提升员工成本意识,通过班会、党团主题活动等营造降本氛围,提高降本意识。第二,对烧结成本有重要影响的固体燃料、电力、蒸汽、煤气等指标,我们将实行项目负责制,定人、定目标、定措施、定时间节点,做到日跟踪,实现能源消耗的过程受控,逐步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第三,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采用高比例梅精矿配比,以实现烧结配矿成本的下降和烧结机利用系数的历史性突破。第四,以技术变革促进成本改善,如采用新的烧结环冷技术,降低冷却电耗,增加蒸汽回收量,实现降本增效。
炼钢制定了下半年降本增效行动方案,确立的19个降本项目中,由转炉分厂牵头的就有13项,其中的8项由我担任负责人。我们将紧盯现场完善成本管控体系,围绕降低钢铁料消耗、辅料消耗和提高铸余回收比例三个重点展开。钢铁料消耗将强化现场操作和管理精细化、工艺技术优化,环比再降12.4公斤。转炉辅料消耗作为业内领先水平,将自我超越,在底吹设备的维护、矽钢片及白云石用量、优化造渣辅料等方面发力,力争一、二炼钢再降0.8、0.5公斤。大包铸余返生产利用将做好协调配合,精益操作杜绝铸余渣溢,逐步提升二炼钢直返比例,力争提升16%。
热轧厂生产技术室深入贯彻落实公司年中对标对表主题研修会精神,紧紧围绕进入行业第一方阵的目标,深挖潜、细对标,策划相应的降本支撑项目及各项管理举措。
改善“成本体质”,首先要全员统一思想。通过发动全员共同献计献策,营造出“精打细算”的氛围。同时,将“算账生产”和“低成本生产”作为员工的必要能力和素养,让员工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企业的变革和要求。
技术引领成本变革,针对热轧厂梳理的关键“阀门性”成本改善指标,党员要担当责任,党组织要成为专项指标突破的先锋队,带动大家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让管理变革驱动成本变革,首先绩效导向将成本改善成果惠及改善成本的人;二是开展“算账生产”,反应出各作业区的“长板”“短板”,开展“精准扶贫”;三是通过支部共建平台,开展热装比提升、热值优化的协同降本工作。
冷轧厂镀锡作业区落实公司的总体工作原则和目标要求,打破思想上“不敢想、不能想”,打破行动上“不愿试、不敢闯”,追求极致成本。
在2020年镀锡全工序已降本96元/吨的基础上,作业区再围绕吨钢毛利确定了2021年“产量23万吨”“镀锡大工序降本100元/吨”两个极致挑战目标,依托“赛马制”绩效变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策划重点降本项目,确保降本措施有效落地,7月份,镀锡产品吨钢毛利创下历史最好水平。面对金属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镀锡技术团队眼睛向内,打破常规,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开展材质替代、工艺优化等,使锡超标耗率降低2.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稳控运行能力,精细化管控设备状态,打好成本基础,组织全员立足岗位献计献策、查漏补缺、创新突破,用实际行动为公司成本竞争力提升贡献才智和力量。
成本能力的提升在一线大多数表现是:关注现场、优化工艺流程、做好标准制定和执行,以标杆企业的运行工艺为参考,开展成本改善工作。
热电厂热力作业区要逐步提升成本竞争力,就要比稳定、拼效率。降低故障率是减少相关成本的重要举措之一,还要做好现场设备的维护、检修,严格执行生产标准,确保生产顺畅。要全流程对标标杆生产单元,通过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一直更新和优化,补齐短板,消除低效率环节。同时,要让节省本金的措施成为员工日常工作中习惯性的意识。首先现场节水、节电、节约蒸汽的举措要常态化,其次值班人员要精细操作、精准调节成常态养成“生产节约”的日常习惯,才能让现场的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改善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打造出硬核的成本竞争力。
追求极致的能源效率、实现生产设备低成本稳定运行是能源环保部铁后配电作业区成本能力提升的突破口。
降低设备故障率,实现设备稳定运行,作业区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梳理设备重点检查项目,尤其是关键设备、老旧设备有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区域,优化设备点检维护标准,强化检查,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二是对标优秀企业,通过技改、维工项目,对作业区高风险设备做改造。三是分析历史数据,逐步淘汰故障率高的设备,降低设备维护费用。
作业区结合“献一计”及作业区找茬活动,引导全员发散思维、贡献点子,组织资源深入挖掘、重点扶持;鼓励员工挖掘固有运行模式下用户负荷调整后出现的设备正常运行效率低下问题,及时主动改造调整、横向协作改善,建立运行新模式,降低生产设备正常运行费用,为公司成本能力提升贡献积极力量。
物流管理室要以“管业务必须管成本”为原则,抓住根本算账生产,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的成本管控体系。
一是以公司物流成本九大责任中心为根本,明确各单元所辖业务责任人,落实各业务主体责任。二是发挥信息化系统作用,借助成本可视化工作推进,进一步细化各业务项目,明确目标,建立业务成本日、周、月跟踪表,实现算账生产挂图作战。三是聚焦重点关键环节,坚定物流工艺优化方向。进厂物流持续关注“一程两港、船过船直驳”等物流路径的优化,实现基地联动。厂内围绕物流各系统工艺变革,优化上料方式和料场布局,减少落地和倒驳;打破车队业务分包界限,同类车型区域覆盖,减少包车台班;依据公司产能调整计划安排,制定物流经济运行举措,重点开展汽车区域业务整合优化。出厂物流加强协同,减少应急转库,建立制造、仓储及物流的平衡机制,逐步降低自营出口费用。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下一步,梅钢提高设备和产线效率、快速形成弹性控放能力,才能跨越市场和外围波动,保持盈利空间。因此,梅钢制造系统务必落实年中对标对表主题研修会精神,以铁钢生产精准释放为目标,策划落实算账生产方案,高效协同各工序与部门,快速落地降本措施,快速形成定修、年修生产组织方案,体现精准策划能力和高效执行力。同时,要做好算账生产,在确保高炉炉况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煤比、降低燃料比、管控好铁水过程温降,确保二系统产能和指标水平不降低、成本和质量一直在优化,确保一系统低成本经济运行。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让我们用数据说话,算账生产,以最优成本精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