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周大福、周六福、潮宏基、六福珠宝这一些品牌店的官方公众号查询到足金饰品的金价均已超800元/克。其中,周大福、潮宏基、六福珠宝的足金饰品价格达806元/克。
金价高位巨幅波动使得黄金加工销售公司制作经营风险增大,批发零售企业进货减少,首饰加工公司加工量大幅下降。
香港珠宝品牌六福集团10月17日晚间公布最新业绩数据,该集团2025财年第二季度(7月1日-9月30日)及10月首两周零售收入下跌25%。
该集团表示,零售表现主要受高基数效应及金价屡创新高影响,在消费的人适应高金价后,黄金销售有望恢复正常。
截至9月30日,六福集团全球共有3408间店铺,报告期内主品牌六福闭店81家,其他副品牌闭店1家,其间门店总数净减少76家。
另据六福集团2025财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其在内地市场的六福珠宝门店净减少108家,半年合计关店184家。
该集团此前曾表示,将对零售业务做全面革新,计划于未来五年内策略性对旗下门店进行翻新,每年平均翻新1000家门店。
周大福董事总经理黄绍基则透露,该集团提前两年实现了7000间门店的目标,现阶段门店规模并非品牌唯一的增长考虑因素。在此过程中,不免要关闭位置较差或表现较弱的门店,把资源投放在更有前景的地方。
周生生作为第二个姓周的金店,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同样不尽如人意。营业总额113.13亿港元,同比下滑12.98%,归母净利润下滑更是高达36.41%。
据统计,上半年全国黄金消费量523.76吨,同比下降5.61%,其中黄金饰品270.02吨,同比下降26.68%,虽然金条及金币消费量213.64吨,同比增长46.02%,但仍未能抵消总体的需求疲弱。
9月份,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出库量为114.8吨,因季节性备货需求因素较8月有所增长,但仍处于近年来的较低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金价的持续上涨,消费端的需求慢慢地被抑制,尤其是除婚嫁需求外的金饰消费会减少,故而金价上涨可能会引起更多金店停业或关闭。
六福集团和周大福股价均从高位腰斩,今年迄今六福股价大跌28%,周大福股价跌幅36%,市值蒸发高达1000亿港元。
当金价涨到600-800元/克的程度,一件重约30克的足金饰品算上工费可能要两三万元。但“金包银”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克重实际大概只要消耗1000多块钱,不到足金产品的十分之一。所谓金包银,就是在纯银材质基础上包裹一层足金,从外观上看与足金首饰无异,按照商家们的话来说是“花小钱办大事”。
近月以来,金包银在线上悄然走红。某位金包银电商老板透露,因为现在金价太高,金包银恰好能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理,还能经常换款式。目前主要是年轻人买的比较多,买来结婚当三金的也不少。
飞瓜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抖音某家粉丝量在5000多人左右的金包银工厂店最近一个月的销售额在50-75万元左右,卖得最好的是售价1070元的足银手镯,27克总克重中包含1.5克足金。该直播间主播表示,金是999足金,证书上会写明具体的金银克重,可以完全放心购买。
金包银在今年6月已有走红之势,一些原先做足金产品的甚至撤店专门做金包银了,还有供应链人士称他们一个月能卖出一吨金包银。该赛道目前正在爆发期,业内人士透露光是最近一个月,就多出了几百家直播间。市场火热至此,利润率又如何呢?
记者从不同受访者那里得到了大相径庭的回复。有人透露金包银零售的利润率相比足金饰品差不多翻倍(基本在10%以内),也有从业人员称利润率可以高达35%。
这其中的差别很难简单说清楚。有从业人员对记者坦言,包金标准一般都是3%-5%,但目前业内虚标含金量的现象并算不少见,“不虚标哪来的利润啊?”
黑猫投诉显示,“金包银”一词关联超800条投诉,投诉理由包括:含金量不足、生锈、掉色、用金包银饰品冒充足金等。另一方面,金包银的回收价格很低,基本不具备投资价值。黄金回收商告诉蓝鲸记者,目前金包银的回收价格等同银价,因为不知道是真金还是电镀。按今天的价格算,金包银回收大概在7元/克。
金价高企背景下,金包银饰品或是更适合消费者的阶段性平替。受访业内的人表示,按目前行情金包银生意应该还能火一段时间。不过该赛道价格混乱,暂未跑出知名品牌,也基本上没有品牌金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