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获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日前组织召开“IGBT数字驱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实现了高压直流输电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数字驱动器的自主化研发与应用,系列新产品可靠性高、兼容性强、电磁防护性能优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IGBT状态检测与保护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IGBT数字驱动是实现电力电子装备智能化的核心组件,是IGBT器件可靠工作的控制器,相当于IGBT的“大脑”。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工况复杂、控制精度高、故障发展快、电磁环境恶劣,对IGBT数字驱动的控制保护功能的要求极高。
智研院联合相关单位,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先后攻克了动态特性均衡调控、多类故障精确保护、严苛电磁环境耐受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适配多类型IGBT的数字驱动器系列新产品,通过了第三方电磁兼容试验、环境试验、软硬件可靠性测试和型式试验。目前,该产品已分别在上海南汇柔性直流工程、渝鄂背靠背联网工程等多项工程中应用,累计用量达9万片,实现产值超2亿元,并推广应用于工业变频、特种电源等领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一、产品介绍基于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发展形态趋势,半导体应用市场持续扩大;对于新能源充电桩、光伏SVG行业,IGBT/SiCMOSFET的应用广泛,而驱动电源作为专为IGBT/SiCMOSFET驱动器提供驱动能力的来源,市场潜力巨大。金升阳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电源解决方案,基于自主电路平台、IC平台、工艺平台,升级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逐步推进下,数智化与减碳化两大趋势的交集出现了芯片新的应用突破口,光伏储能作为近些年增速最快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细分领域,为半导体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芯片的“新”战场2023年上半年,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9日,核工业第八研究所-IGBT功率组件(储能变流器)和飞轮储能系统询价采购。要求IGBT的参数为:1)额定功率:不小于200kW。2)效率:在额定运行条件下,储能变流器的整流效率和逆变效率均应不低于97%。3)损耗:储能变流器的待机损耗应不超过额定功率的0.3%,空载损耗应不超过
云山苍苍,碧水泱泱。一条长约13.6千米的输电通道横贯富春江东西两岸,连通杭州亚运会富阳、萧山两大保电主战区。这是我国首个220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也是当前国际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低频输电工程。9月10日下午,记者前往220千伏亭山低频换流站,探访这项全球最先进的低频输电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6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IGBT集采开标共有5家企业成为成交商分别是北京锐讯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青岛云集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格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瑞联研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赛晶亚太半导体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在储能IGBT集采中,标包1、标包4未公布成交人,标包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8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发布储能电池、及储能IGBT集中采购公告,其中储能电池pack需求共4.3GWh,包括许继集团3.5GWh、平高集团0.8GWh;电池舱需求合计1.3GWh,中国西电0.1GWh、平高0.2GWh、山东电工1GWh。储能IGBT方面需求来自许继电力电子,共设置7个标包,分别采购来自英飞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中车株洲所旗下时代电气研制的4套大功率IGBT制氢电源设备,运抵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将交付三峡集团纳日松40万千瓦光伏制氢项目。据悉,制氢电源技术,是把电力变换电子装置搭配电解槽一起,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核能等转换成氢气。而中车时代电气研制的IGBT
5月22日,中车时代电气为三峡集团鄂尔多斯纳日松40万千瓦光伏制氢示范项目提供的首批大功率IGBT制氢电源设备顺利发货。这是继4月份完成4套PEM电解槽用IGBT全控制氢电源交付后公司按计划出厂的4套碱性电解槽用5MWIGBT制氢电源。该项目为国内首个批量应用大功率IGBT电源技术的绿电制氢项目,也是中车时代
直流输电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出直流输电与新能源主动构网新概念、广域电力电子设备构网系统新原理、高比例新能源多直流复杂电网结构形态与运行控制新方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重大工程应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实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澄天伟业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近年来,公司管理层积极落实功率半导体研发、设计和销售,商品市场定位为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储能等应用场景,实现公司多层次收入。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部分MOSFET、IGBT等功率半导体方面的研发,并已为终端应用企业送样测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成的西北首座IGBT超级充电站已正式投运。据悉,该充电站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共建设8台IGBT终端,能同时为16台充电车辆服务,总功率960kW,年均替代电量预计达185万千瓦时,每年将减少碳排放量约3330吨。采用大功率充电技术,对电网影响小,电耗低,转换
新疆首个用于超特高压换流站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性能分析的高压电力电子实验室近日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顺利完成3支来自±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的6英寸(0.1524米)电触发晶闸管的静态参数测试,并出具试验分析结果。近年来,新疆超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快速地发展建设,对在运换流站核心设备性能评估与新建直流工程关键设
12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电机系)-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布式新能源电力电子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电机系系主任康重庆,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技公司)总经理姜海龙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2月4日获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用时3年研发的全国产化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投入规模化应用,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背景下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当前电力系统“双高”特征显著,电力电子设备暂态特性准确模拟是开展大规模新能源运行特性精准仿真分析的重要手段
12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广州组织召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验收会。南方电网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启宏出席评审会并致辞。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直流输电及电力电子技术)通过验收,标志着该创新基地转入正式运营阶段。本次验收组由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等6家单位专
近日,西电电力电子自主研制的风冷储能一体柜在广东肇庆0.3MW/0.645MWh项目正式投运,标志着西电电力电子在工商业储能业务领域实现新的突破。该项目投运的XDKGAF-100kW/215kWh设备是公司针对工商业储能、商业楼宇、台区扩容等应用场景研发的新一代风冷储能一体机柜。
1月26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真测试的难题。据了解,该平台可模拟光伏/储能自定义拓扑与电网典型故障工况,支持各类并网变流器模型一键导入,可满足单机和机群仿真测试,最小
我国的绝大部分电网传输的电能是50Hz的交流电。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非电、磁形式的能量叫有功,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流的能量叫无功。设备在运行时需要无功和有功相互配合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有专业认识人士用吃饭打了一个比喻:用碗盛饭,吃完一碗再盛一碗,对人而言,饭做
海鹏科技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数字能源和能源互联,成为一家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的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CTO廖小俊博士2023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SNEC第八届(2023)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CTO廖小俊博士带来题为“低压储能电力
2023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及展览会(CPEECCPSSC2023)于2023年11月10日-13日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促进电力电子、能量转换与电源技术相关领域海内外学者和有关人员的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促进相关产业及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进步。宸瑞科技作为电源学会
11月3日,随着绿谷换流站至500千伏骥能变电站5K09线恢复送电,由国网华东分部、江苏省调、南瑞集团和上海交大联合研制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交流线路保护设施投入试运行。在该装置的研制中,国网华东分部联合相关单位最大限度地考虑电力电子元件特性、故障特征受控制策略影响等因素,提出附加阻抗原理的改进算
和顺电气近日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305,373.83元,同比增加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8,877.61元。报告期内研发费用10,487,343.47元,上年同期10,408,627.73元,同比增加0.76%。资料显示,和顺电气的主体业务为电力成套设备、电力电子设备及充换电设备的研发、
12月10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先进输电“材料-器件-装备-系统”基础研究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暨首届北七家能源电力科技发展论坛。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省级电力公司及直属单位、知名高校、能源电力领域科研机构及企业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论坛。先进输电“材料-器件-装备
11月15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相关单位研制的国际首台基于新型铁基软磁复合材料的50赫兹、10千伏/300千乏铁心电抗器顺利通过第三方型式试验,后续将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等单位挂网应用。据介绍,传统硅钢电抗器因其固有的气隙结构,导致铁心中存在漏磁和振动,从而在铁心和绕组中产生
11月8日获悉,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空间磁场取能装置日前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多条电缆线路应用,解决了三芯电缆/品字形电缆等场景传感器的供电难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提出更加高的要求。目前,大量数字化感知节点已在输电、变电等环节部署,但在配网
日前,国际电工委员会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委员会(IECTC115)年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议通过了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的《高压直流断路器现场试验》标准提案,同意由国网智研院牵头成立特别工作组启动这项标准的编制工作。据介绍,高压直流断路器是直流电网构建的核心装备,用于灵活调整多端及直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第五次物资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782317)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围绕数字中国建设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数字化的经济与能源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落实公司部署,在电网材料专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实践,持续提升电网设备防腐蚀数字化水平,构建数字换流站材料平台
核心提示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能让新能源发电设备直接输出低频电能,实现广域组网与电力远距离送出。国网智研院牵头组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历经9年研发,掌握了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低频装备研发与试验等核心技术,并在我国首批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中应用。再过一个多月,杭州亚运会即
7月16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可控换相换流阀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制技术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可控换相换流阀为国际首创,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可从根本上解决常规直流系统换相失败问题,适合在超高压、特高压直流工程中推广应用。国网智
核心提示新型碳化硅器件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快速开关的特点,很适合在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国网智研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潜心攻关,突破了碳化硅器件制造和碳化硅高端电力电子装备关键技术,相关成果有效助力雄安零碳交通能源互联网建设。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是新型电力
近日获悉,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提交的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标准提案《SRv6网络性能监测方法》正式获批立项。该提案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个在ITU-TSG11(信令要求、协议和测试规范组)牵头立项的国际标准提案。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ing,SDN)和IPv6的SR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第二次物资竞争性谈判采购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78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