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来关注一个群体——银发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有近三亿,而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多样化需求庞大。就在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未来,国家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在民生事业方面,国家将扩大和发展七方面的服务,包括养老助餐、居家上门、社区便民、老年健康、养老照护、老年文体、农村养老等方面的服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突出我们目前的核心问题,突出老百姓在养老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特点是很明显的。
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概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左右。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
未来,国家将着力培育潜力产业,包括加强服装面料、款式结构、辅助装置等适老化研发设计,重点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与此同时,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通过培育相关的老龄产业,让老年人在生活当中的重要领域都有相关可选择的产品和服务的获取,这些对将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老年人的安全、老年人的幸福等等,这些都是具备极其重大作用的一些措施。
银发一族中,不少是独居老人、高龄老人,老人们哪几个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呢?近日,我们的记者深入全国各地的养老院、社区等,对老人们进行了随机采访。
绥芬河市民 孟胜利:老年人吃饭是个大问题,咱们是不是在这方面也搞一下尝试。
除此之外,能够就近便捷地看病并得到专业的就医指导,也是大家关心的重要问题。
另外,除了基本的生存所需,大家对精神层面、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关注度也比较高。
黑龙江绥芬河市民王秀敏:给老年人提供一些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让我们这些老年人能够在退休的生活当中更加丰富多彩一些。
山东宁智寓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琳:能够关注一下老人的群体,专业性地给我们老年人设计科学的、有效的、更好的活动内容,添置一些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器材,像上肢运动的器材、下肢活动的器材、肩颈的器材。
南昌市青山湖区居民罗小勤: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现在最大的困惑就是智能手机的问题。因为智能手机牵涉到很多方面,年龄大的话确实是不太会使用,我们一般都使用的是老年机,所以说网购、买菜什么的就玩不来。
淄博市灯塔幸福苑工作人员李明:更多的是精神方面、文化方面的需求,比如拍摄抖音短视频、乐器演奏,这些都要专业人士来指导,希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参与进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在采访中,我们显而易见,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吃饭问题成了不少老人的烦心事儿。虽然现在不少地方都在建设社区食堂,但仍然满足不了旺盛的需求。这次,国家又有什么考虑呢?
记者看到,这次的文件在重要位置提出要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引导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老年助餐,推动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还会引导外卖平台、物流公司等经营主体参与老年助餐配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发展室主任胡祖铨:包括国企、民企、物业服务机构甚至养老服务机构也能打开门,将一些助餐的服务推广到周边社区的老年人身边。通过市场化机制竞争的压力,来提高养老助餐机构的运营效率,从而来实现减少相关成本、提供更好服务的效果。
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陈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就近就便安排助餐的点,通过子女和老人的互动和平台的互动,来进行帮助,等等,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方便的程度各方面来说,应该跟过去有比较大的改观。
记者还注意到,《意见》提出,允许有条件的地方给予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一定的运营补助或综合性奖励补助。支持各地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按规定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补贴或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发展室主任胡祖铨:通过这一种方式来减轻养老助餐机构的经营成本,来减轻老年人在享受就餐服务的一个成本,推动这件事情是一个普惠性的工作。
针对慢慢的变多的老年人当地养老、就地养老的新趋势,国家将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等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培育发展专业助老陪护机构。
《意见》提出,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发展专业助老陪护机构,支持与养老机构共享资源,拓展陪护场景。鼓励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助老服务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购、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等服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人口发展室主任胡祖铨:一个是专业化,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能力,要加大培养专业的护理人才。第二是普惠化,推动降低养老照护服务的价格,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轻松的享受到普惠的养老服务。
国家不仅将满足老年人基础的居家养老需求,还将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提升养老的生活品质。
未来,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前沿智能设备将进入老年人家庭,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也将为银发老人服务。
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陈功:智慧的家居和传统的这种家居形式其实就是很不一样的,(将)作为一种整合性的平台或者是整合性的服务终端,比如说养老服务机器人的这种布局,这一些,我相信对于未来智慧的家居生活,应该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内容。
针对老人们关心的日常活动场所较少、购物不方便等问题,国家出台的文件中也有了详细的部署,并首次明确新建社区相关的养老服务设施不低于人均0.1平方米。
国家将建设改造一批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设施,引导老年日用产品实体店合理地布局,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打造一批让老年人放心消费、便利购物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商超。
首次明确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要因地制宜补足配齐,非流动人口达到中度以上老龄化的县,应上调新建居住区配建标准。
此外,还将组织并且开展各类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赛事活动,加强球类、棋牌等活动场地建设,鼓励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
北京大学人口所所长陈功:康养、旅游相结合,把社交和旅游很好地结合。在这些领域的这种布局是有利于老年人提升生活品质、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形成一个真正的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老龄化社会。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