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IGBT/SiC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国产化先锋,主驱IGBT装车量快速提升,下游拓展进度国内领先。
全球前十IGBT模块领军厂商根据Omdia的报告,公司2020年度IGBT模块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占有率国际排名第6位,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1位,是国内IGBT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其IGBT模块已覆盖600V-3300V电压等级,应用于工控/光伏/储能/汽车/变频白电等多个领域。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兼具IGBT芯片设计与模块封装能力的厂商,将充分受益于“国产化+新能源”市场机遇。
新能源催生IGBT广阔市场空间IGBT行业呈现“广空间+高增速”特征,根据Omdia数据,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约67亿美元,未来预计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将是重要的增量下游。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万辆,同比增长158%;2022年上半年销量260万辆,同比增长近1.2倍。光伏/风电/储能同样处于迅速增加通道。
卡位优势显现,紧握高景气周期下国产化加速契机当前全世界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功率器件延续高景气度,国内厂商乘国内新能源蒸蒸日上之风,有望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加速推动国产化进程。考虑到车规级IGBT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长等特点,公司作为已大规模量产车用IGBT模块的厂商,卡位优势显著,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带来的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收入分别为28.08/40.28/56.03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5%/43%/39%,净利润分别为7.64/10.28/13.9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92%/35%/35%,EPS分别为每股4.48/6.02/8.14元,未来3年CAGR为52%,对应PE分别为82/61/45倍。我们DCF估值法测得合理股价为414.88元,考虑到公司是国内IGBT模块龙头,IGBT/SiC模块发展进度位居国内前列,我们给予公司23年75倍PE,目标价451.7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充没有到达预期、新能源等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滑等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