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 作为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国际上公认的电力电子技术第三次革命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元器件,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心脏,可以依据装置中的信号指令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以实现精准调控的目的。因此,IGBT 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 航空航天、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等领域。IGBT行业的门槛非常高。除了芯片的设计和生产,IGBT模块封装测试的开发和生产等环节同样很有高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和工艺技术要求。目前我国IGBT模块重点企业主要有宏微科技和斯达半导。
2019年宏微科技的资产总额为3.4亿,而斯达半导的资产总额为8.4亿。2020年,宏微科技的资产总额增加至4.25亿,而斯达半导的资产总额也增加至14.25亿。2021年宏微科技的资产总额大幅度增长至12.81亿,而斯达半导的资产总额则增长至55.22亿。2022年宏微科技的资产总额进一步增加至16.89亿,而斯达半导的资产总额也有较大幅度增长至71.28亿。
从两家企业的营业收入情况去看,斯达半导的营业收入要大于宏微科技。在2019年到2022年期间,宏微科技的营业收入从2.6亿增长到9.26亿,而斯达半导的营业收入从7.79亿增长到27.05亿。
在2019年到2022年期间,宏微科技的毛利率从23.71%略微下降到20.9%,而斯达半导的毛利率则从30.61%增长到40.3%。
斯达半导的IGBT模块业务收入要大于宏微科技。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宏微科技的IGBT模块业务收入从2.49亿增长到5.56亿,而斯达半导的IGBT模块业务收入从9.12亿增长到22.25亿。
从IGBT模块业务占公司总营收来看,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宏微科技的IGBT模块业务占比逐渐下降,从75.02%下降到60.04%,斯达半导的IGBT模块业务占比要高于宏微科技,但是也呈现下降的态势,从94.65%略微下降到82.23%。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IGBT模块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在2020年,宏微科技的毛利率为21.71%,而斯达半导的毛利率为31.99%。到了2021年,宏微科技的毛利率下降至19.21%,而斯达半导的毛利率升至37.14%。在2022年,宏微科技的毛利率略有增加,达到19.49%,而斯达半导的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39.65%。
两家企业的IGBT模块产销量近年来呈现上升的态势。2019年,宏微科技的产量为242.4万只,销量为237万只,而斯达半导的产量为417万只,销量为418万只。2020年,宏微科技的产量达到307.8万只,销量为301万只,而斯达半导的产量为545万只,销量为523万只。2021年,宏微科技的产量继续增加至427.9万只,销量为415.2万只,而斯达半导的产量则大幅度的增加至930万只,销量为878万只。2022年,宏微科技的产量达到469.2万只,销量为467万只,而斯达半导的产量为920万只,销量为980万只。
截至2022年末,宏微科学技术拥有137名研发人员,而斯达半导研发人员达到357人。研发人员占比方面,宏微科技的研发人员占比为19.91%,而斯达半导达到25.27%。在研发投入方面,宏微科技的研发投入金额为0.64亿,占其总收入的6.94%。相比之下,斯达半导的研发投入金额更大,达到1.89亿,占其总收入的6.98%。
更多关于IGBT模块产业的深度研究及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智研咨询),您也能咨询了解智研咨询重磅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IGBT模块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IGBT模块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状态趋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IGBT模块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IGBT模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IGBT模块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方面了解中国IGBT模块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IGBT模块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备极其重大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IGBT模块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有关人员阅读参考。
智研咨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公司可以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